哪吒汽车,为什么走到今天?

频道:热点快讯 日期: 浏览:11

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巩兆恩 广州报道

  “作为创始人,我负有第一责任,向大家深表歉意。”

  12月,哪吒汽车创始人、董事长方运舟一纸内部信,坦言了哪吒所遭遇的危机时刻,公司在战略、组织、管理体系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,发展遭遇震荡。舆论传播瞬息扩大化,CEO张勇“下课”,方运舟从幕后走向台前,创业十年的哪吒汽车,开始“自救”。

  作为和“蔚小理”同一批成长起来的新势力车企,哪吒汽车的“爆发”与“跌落”来得都要更快一些。

  2022年,凭借10万级、15万级的哪吒U和哪吒V两款产品,以15.21万辆的好成绩一举拿下当年造车新势力的“销冠”,力压“蔚小理”,入门级产品矩阵与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策略下,哪吒快速成为市场公认的“黑马”。

  2023年,高光渐暗,后劲不足,在失败的产品转型下,从“销冠”掉队为新势力五强末尾选手,哪吒仅用了一年的时间。短暂的爆发,似乎也仅是昙花一现。

  痛定思痛,面对上一年的成绩,时任哪吒CEO的张勇面向大众反思,指出产品衔接混乱、定价过高等问题,并宣布调整产品线,营销团队全体起立,要亲自“扛旗”带领哪吒重回销量巅峰。

  所谓的低谷也可能只是半山腰。向市场高喊改革决心,2024年的哪吒却未能如愿,产品未获得起色、营销适得其反、工厂停工、裁员降本、官司缠身……今年1~9月,哪吒累计销量为85908辆,同比下滑12%,此后未再发布官方数据,销量成谜。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,品牌最新月销量仅有1500辆,“走在悬崖边”。

  年终总结时刻,哪吒再一次痛改前非,张勇“下课”,方运舟站出来“挑大梁”,这一幕和年初张勇高调宣布要亲自挂帅营销“救活”哪吒,颇有几分相似。

  造车终局乾坤未定,一轮周期过去,市场又到了清算的时候,上一年是高合汽车的大厦将倾,这一年是极越汽车的极速闪崩,哪吒汽车总在候选位。好在多次拉到国资“救场”,一步步终于把哪吒汽车扶持到资本市场的门前,但等待的也只是一个未知的结果。

  从率先带领新势力突破15万辆销量大关时的风光无限,到如今创始人致歉,改革“自救”的落寞身影,令人唏嘘,这也是近些年几百家中国造车新势力一一倒下的缩影。

  曾经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哪吒汽车,为何走到了今天这一步? 

  产品战略摇摆,走偏的哪吒S、哪吒GT

  哪吒的急转,离不开走偏的S、GT车型。

  追溯到2022年,以15.21万辆的好成绩一举拿下当年造车新势力销售榜首,哪吒主要依靠的是10万级的哪吒V、以及面向15万级市场的哪吒U,前者全年贡献了98847辆销量,占比达65%,后者占比也超过30%。

  主力产品支撑下,哪吒凭借“入门级”的标签在中低端市场提前站位。此时,哪吒放弃继续巩固原有的优势,而是选择了踩在现有的基盘上开始冲高。

  2022年7月,肩负着哪吒“品牌向上”希望的中高端轿车哪吒S正式上市,19.98万元起售,至高探到了30万元以上,对于10万元以下车型占据六成以上销量基盘的哪吒来说,价格翻倍推出新车开启品牌向上,步子未免有些过大。

  但张勇认为,一直卖低价车会让哪吒发展受限,哪吒应该要生产高端、性能更好的车。

  当时,内部管理层对首款中高端产品做SUV车型的意愿更强,更符合当前的市场,但在张勇看来,自主SUV的市场竞争趋于饱和,但中高端轿跑仍有较大的空间,因此敲下了这一决定并对该车寄予“月销过万”的厚望。

  2023年4月继续冲高,进军纯电跑车这一小众品类——哪吒GT,售价17.88万至22.68万元。而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中,跑车的销量全年也不超过几万台,一家以低价车起量的新势力推出跑车品类,业界难以理解的选择背后,是哪吒的冲高心切。

  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,品牌向上并非易事,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上量之后,消费者自然会为其打上标签,致使品牌陷入中低端困局。即便是规模极速扩大的比亚迪,也选择另起炉灶,通过推出子品牌“仰望”“方程豹”完成高端化;而同为新势力的小鹏,即便有着行业第一梯队的智驾能力,但在首次通过新车G9寻求品牌向上时,也惨遭“滑铁卢”,并将小鹏拖拽至“低谷”一年之久。

  对于销量本就起于低价的哪吒来说,更是如此。

  2023年车市长达一年的“价格战”启动,主流汽车品牌纷纷跟进,特斯拉引领多款热门车型击穿价格底线,“降价”成为主流,此时凭借低价车起量的哪吒,却背道而驰主推中高端车型,消费者对其自然难以接受。

  走偏的哪吒S、GT均未在市场上掀起太大“水花”,并没有起到提振哪吒销量的作用,前者单月最高销量不足3000辆,后者目前月销不足百台,迟迟未能打开中高端市场。

  更关键的是,一心冲高的哪吒,忘记在自己原有的优势市场中“守擂”,如张勇所检讨,新老产品切换时没有衔接好,节奏乱,新产品上市定价过高,下半年虽然调整到位了,但已丧失了先机。

  聚焦于高端产品的时候,A级市场迎来五菱缤果和比亚迪海鸥等品牌力、产品力强悍的选手,与哪吒V等车型价格、定位几乎重合,市场“蛋糕”被大量新品分走,承担哪吒销量主力的U、V面临极大的冲击。

  为GT让步,哪吒暂停了大型7座SUV项目,错失家庭市场,拱手相让,同为新势力的零跑汽车吃下这部分市场份额,凭借C系列在15万级市场越做越大,反而哪吒的品牌形象,愈发模糊。

  2024年调整方向后,回归到自己擅长的领域,哪吒L的“爆单”终于为品牌找回一点士气,上市15天订单突破3万辆。但在供应系统极大的压力下,L在交付环节未能及时跟上,退单率达到30%-40%,一时的“爆单”也未能转化为长期的“热销”。

  低端与高端左右互搏,产品战略的数次摇摆让哪吒在市场中错失机会,难以翻身。

  传统汽车人做不好新势力?

  相较于“蔚小理”各家掌门人从互联网而来的跨界基因,哪吒背后则有着众多传统汽车厂商因素的注入。

  2014年,方运舟出走奇瑞,创立合众新能源;2018年,张勇加入合众新能源,从奇瑞、北汽,最后辗转至哪吒;前常务副总裁江峰,也是张勇在北汽的“老同事”。

  众多有传统车企背景的高管们开始执掌这家新势力品牌,这种组合导致哪吒在传播方式上无法如同互联网人一样激进、勇猛,战略规划与内部体系也残存着传统车企的底色。

  “我们的传播做得确实很烂。”

  “我们的人笨,有好东西说不出去,要深刻检讨,营销系统对不起研发团队的努力。”

  在哪吒自我检讨中,张勇曾将主要的帽子扣到了营销上面。

  无论是像新势力一样站在台上讲故事,还是对品牌进行差异化传播,树立鲜明的标签,哪吒做得都不如“蔚小理”;在“新打法”交织、唇枪舌战不断的2023年,哪吒的存在感也愈发有限。 

  新势力与创始人紧密捆绑,意识到这一点的哪吒高管们,终于在今年开始抛弃传统车企的作风,向新势力靠近,但方运舟依然身居幕后,张勇成为哪吒汽车在台前的掌舵之人。

  上半年,哪吒的投资人之一——360 董事长周鸿祎借助各种热点事件来制造话题、吸引流量输向哪吒,张勇也在其带领下开始借助各种社交平台极力打造个人IP。

  或许是周鸿祎本身直率的性格,也可能是投资人的怒其不争,其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张勇及哪吒团队的问题,包括无规律的产品命名、营销规划不足、建议哪吒汽车改名以及让张勇向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学习。“你们从营销到产品规划老是自嗨,有什么用?”多番类似言论让哪吒的问题,明晃晃暴露在大众面前。

  张勇走向台前为哪吒站台,性格使然下,其风格与言论也难言讨喜,全社交平台积极运营打造个人IP,但多次以激烈的言辞怒怼网友,包括称网友为“舔狗”、暗讽雷军演戏,再到拉踩其他车企都是“小弟弟”,哪吒才是先行者的言论,都让张勇一次次站在舆论风暴的中心。

  当新势力与“掌门人”紧紧捆绑在一起,张勇个人处在争议中,频频招黑,大众自然也为哪吒打上同样的标签。深耕在营销发力,的确让哪吒站在了大众面前,但这种曝光度显然不是正向效应,自然难以转化为目标消费群体的购买动力。

  营销是传统汽车人外化的表现,于团队内部而言,大汽车集团复杂架构下的弊端也被带到了这家新势力中。

  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,相较于其他几家新势力,哪吒似乎也少了几分创业者的热情。不止一位员工爆料,哪吒内部存在管理混乱、派系林立等问题,岗位流动性大,权责模糊,内斗之下,一些造车难题也变得不再单纯;大企业、大品牌的操盘经验,使其难以共情一个新品牌该如何在市场中站立并走得稳、走得长,管理层在多项决策上往往一意孤行,执意拍板,变化多端,这也是公司产品战略摇摆不定的原因之一。

  据悉,管理层的“固执”导致资方对其不满逐渐积累,最终在哪吒再度“找钱”的新节点爆发,失望与不满情绪积累,双方信任裂痕出现,基于并不良好的预期,投资人也不愿继续砸钱冒险。

  时至今日,还能靠什么翻身?

  市场是残酷的,威马、爱驰、高合、极越被接连除名,汽车行业淘汰赛还在继续。

  2023从高峰跌落,2024“寒冬”加剧,未能扭转局面,“行走在悬崖边”,哪吒还能改变什么?

  眼下摆在哪吒面前的两个机会,一是通过IPO找到钱,二是力保还不错的海外市场找到量。

  截至2023年底,公司的现金储备仅为28.4亿元,这一数字对于行业平均水平和哪吒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量来说,都相对较低;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43.17亿元和14.40亿元,资产负债率高达86.28%。

  招股书显示,2021年至2023年,哪吒净亏损分别为48.40亿元、66.66亿元、68.67亿元,三年累计亏损183.73亿元,离自我“造血”还较为遥远。

  裁员、降薪、被供应商诉讼、工厂停工、交付难保、销量沉迷,预警信号灯在2024年一次次亮起,源头在钱。紧张的资金问题,让哪吒的弦越绷越紧。

  种种迹象表明,哪吒没钱了。

  资金承压,最直接的结果是供应商不愿意供货,直接导致交付环节的中断,没车可卖,陷入停摆。

 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,当前哪吒多家核心供应商的账期已到,公司却无力支付,拖欠供应商欠款累计超过60亿元。事实上,这一数字无论是与比亚迪这样规模庞大的汽车集团相比,还是与新势力们相比,并不夸张,反而在行业中处于平均的水平内。但基于哪吒当前不乐观的情况,供应商们不再相信哪吒的偿还能力,因此拒绝为其继续供货。市场端反馈,目前哪吒还有大批订单未能交付。整个链条卡在供应商这一齿轮上,无法运转。

  想要力挽狂澜,六大改革开启“二次创业”,资金是门槛,若创始人四处“找钱”,好运降临,哪吒或许能像今年4月一样,迎来南宁民生新能源等三家国资的50亿元注资解“近渴”续命。否则,只能寄希望于IPO,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资金,给供应商“还钱”,一步步推动工厂复工、完成产品交付、保障员工薪资稳定内部体制,让链条转起来。

  今年6月哪吒汽车主体合众新能源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;7月10日,中国证监会接收其上市备案申请。按照规定,IPO批准有效期为6个月。在IPO的关键时刻,出现了高层人事剧变,以及陆续的负面新闻缠身,必然会对公司上市前景造成影响。

  最后期限即将到来,截至目前,港交所仍未披露有关哪吒汽车的聆讯信息。

  反思后的2024年,哪吒未能在国内市场重回高光时刻,继续下坡。反倒是海外市场劲头十足,尤其是东南亚区域。

  与其继续死磕当前国内竞争白热化的市场,不如聚焦海外放大自己的优势。

  在方运舟发布的全员信中提到,接下来,哪吒要将业务聚焦海外,专注在更符合市场期待、毛利率为正的产品,国内适度竞争,放眼海外,努力打造全球热卖车型。

  “哪吒汽车要走的,不是自我消耗之路。”

  方运舟明确表示,度过最危险的关头,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,是哪吒汽车二次创业的答案。这是经过深度思考,将坚定执行的策略,海外市场关乎着公司的短期生存,更是哪吒能否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

  今年上半年,哪吒出口销量17687台,同比增长154%,这是哪吒2024年仅有的亮点。二次创业,力保海外市场求生存,哪吒需要紧抓这根救命“稻草”。

  有消息称,在六项改革措施发布一周后,哪吒汽车已逐渐启动小批量复产,上百台海外订单已下线拟发运。2024年接近尾声,不知这些驶向海外的车,是否有足够的动力拉动哪吒的车头。

  “2025年做不到50万台,谈什么存活?”

  这是时任哪吒汽车CEO的张勇,在202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放出的豪言,此后哪吒问鼎新势力销冠,又迅速跌落,张勇给出的50万台“生死”考验来临,在方运舟的全面掌舵下,哪吒不知将等到一个怎样的2025年?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验证码